中国新能源行业网欢迎您
立即注册
我的购物车
全部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当生活有了“氢”能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03 10:03:22    浏览次数:1    评论:0
导读

西安从制、储、运、用等环节发力发展氢能产业  加氢3分钟  续航700公里?  行驶50万公里,电池也不会衰减?  每公里行驶

西安从制、储、运、用等环节发力发展氢能产业

 

  加氢3分钟

 

  续航700公里?

 

  行驶50万公里,电池也不会衰减?

 

  每公里行驶成本不到0.2元?

 

  听起来是不是很心动?

 

  未来,西安人也将用上如此经济实惠的氢能汽车。作为21世纪终极能源”的氢能,产业成熟度越来越高,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氢能产业既是西安着力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双碳”西安行动的具体实践,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城市综合能级的重要抓手。在这条新赛道上,西安“氢”装上阵从制、储、运、用等环节发力以新动能描绘新图景。

 

  (一) 什么是氢能?

 

  氢能与煤、石油等自然资源不同,是氢和氧进行化学反应释放出的化学能,不能直接开采,只能通过二次生成产生,具有高压缩比、可大规模储存、能量无衰减等特性。

 

  传统的制氢方式有电解水制氢、天然气制氢、化石燃料制氢,但成本高、有污染。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来制氢,可以实现全过程零排放,达到清洁制氢的目的。氢的燃烧或电化学产物只有水,不存在碳排放和污染物。

 

  对于西安来说,发展氢能产业有何优势?

 

  一是政策环境加持。20223月,我国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首次将氢能定位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我省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氢能运营平台企业——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组建了院士领衔的氢能产业专家智库,设立陕西绿色能源氢能基金和陕西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

 

  二是能源储备丰富。陕西化工副产氢超200万吨/年,约占全国的12%,高品质副产氢20万吨/年,两百公里内终端用氢成本低于35/公斤,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

 

  三是技术研发实力雄厚。西安交大、西工大等高校院所在制氢、储运等领域产生了众多科研成果,并实现了就地高效转化。

 

  四是应用场景广泛。交通领域是氢能应用的主要发力点。目前陕西省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初具成效,新型客车、观光车、冷链物流车、氢燃料电池重卡等氢能车型燃料电池汽车产能达到每年1000辆。

 

  (二) 氢能产业链包括制氢、储氢、运氢、用氢四个主要环节。

 

  提到制氢,不得不提到隆基将太阳能发电和电解水组合制氢的“光伏制氢”。

 

  20213月,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023912日,隆基氢能发布全新一代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单位制氢成本下降4.68%。这项“以氢代碳”的技术变革,至少降低焦比1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铁产量增加13%,节能降碳效果显著。

 

  运储环节是氢能产业化的瓶颈,存在效率低、安全隐患大、成本高等难题。作为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第一位,氢元素的密度是最小的,也是逃逸性最大的。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成永红团队研发的固态化储氢技术,破解了这一卡点问题。“我们基于石墨烯界面纳米阀技术,研制出新型固态化储氢材料,让氢气可以‘握在手中’。”成永红表示。

 

  这一技术将使氢能的应用更加广泛:千瓦级氢电源驱动的观光车可以稳定行驶;百瓦级氢电源重量低于3公斤,可以作为野外工作、露营、科学考察等场景下的应急电源,是一个可以 “无限续航”的大型“充电宝”。

 

  用氢方面,也有新的进展。

 

  921日,泾河新城。由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同研发的陕西省首台套车用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堆下线,单堆功率目前最高可达82.3千瓦,未来将提升到150千瓦。

 

  这一数字有什么意义?旭氢时代执行总经理孙剑举例说,“目前一辆载重49吨的氢燃料电池重卡,功率提升后续航可达600公里,韩城到西安来回500公里,直接用氢就能满足往返需求。综合来看,大功率氢能重卡整个生命周期里,省下来的氢气成本将远超买车成本。”

 

  (三)业内人士认为,氢能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进入黄金时期。

 

  《陕西省“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4年,产业链基本补齐短板,初步实现本地配套,绿氢装备产业跃居全国第一阵营。

 

  ——制氢方面,形成3万吨/年高纯氢产能,电解水制氢装备产业规模跃居全国第一阵营。

 

  ——加氢方面,全省建成投运加氢站50座以上。

 

  ——用氢方面,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产能5000/年。

 

  《规划》提出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氢能装备研发制造中心、氢能消费中心和氢能示范城市群。

 

  “氢能产业链是西安的重点产业链之一,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找准西安发展氢能产业的核心优势和定位,强化创新引领,拓展氢能在交通、能源、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优化全产业链布局,推动西安氢能产业壮大成势,打造氢能科创之都和产业聚集高地。”市发改委工作人员介绍说。

 

  截至2022年底,随着维纳氢能科技、德燃动力、比克新能源技术等上、中、下游企业落户,西安氢能相关企业超30家。隆基氢能、华秦新能源等企业绿氢制备及储氢装备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西咸新区维纳-长庆加氢示范站正式建成投运,德创未来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销售量全国领先。

 

  通过科技创新解决氢能制、储、运、用的技术瓶颈问题,通过校企合作解决成果转化、产业化的落地问题,通过拓展应用场景解决产业壮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西安在发展氢能产业的路上,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四)914日,中国(西部)氢能大会开幕,国内外院士及各产业链条行业、企业专家共商氢能产业发展大计。

 

  西安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计划:到2025年、2035年,西安氢能相关企业总数分别超过50家、500家,力争产值分别突破100亿元、1000亿元。

 

  建立以西咸新区为先导的氢能产业发展先导区、以高新区为引领的科技研发基地、以经开区为引领的氢能关键材料制造基地;

 

  围绕市政交通、冷链轻卡、货运物流、机场服务、园区建设、建筑供能等领域,形成多个氢能应用示范场景;

 

  结合15分钟便民生活圈”,依托公园、广场等场所,推进氢能共享单车、电动车等示范应用,让氢能贴近群众生活。

 

  开着氢能源汽车出门,省钱又环保;房子装上氢能源燃料电池系统,不仅供电还供热,节省了煤气费和电费……

 

  这样的生活方式,正在一点一点走进千家万户。


 
(文/小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xnyhyw.cn/news/202311/03/xnyhyw_84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3329772988@163.com。
 

湖北碧元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2021020885号-1

技术支持:企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