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行业网欢迎您
立即注册
我的购物车
全部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献礼 | 写在环境产业数字化转型元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03 11:54:01    浏览次数:13    评论:0
导读

近几个月来,国内关于环境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话题讨论愈演愈烈,成为了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各种观点和意见纷纷涌现,引发了深入

近几个月来,国内关于环境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话题讨论愈演愈烈,成为了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各种观点和意见纷纷涌现,引发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20231019-21日,中国环境卫生协会在深圳召开了首届中国环卫行业数字化发展大会暨第六届中国智慧环卫高峰论坛,会上发布了《中国环卫行业数字化发展报告(2023)》。

20231123-24日,清华大学环境物联、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和绿巢环境在北京召开了第七届环境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大会,会上发布了环境领域的GPT,探讨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运营十大热点与趋势。

2023122日和5日,E20研究院、E20水网固废网分别发文《为什么谈到环境产业智能化,痛点总是说不清》和《环境人搞智能化,分几步走?》,指出“难、贵、慢、乱”四大痛点制约环境产业智能化进程,并给出了迈向智能化的八个步骤。

可以说,环境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无疑为环境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使环境产业在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大潮中紧跟时代步伐。有人将2023称为数字经济的元年,而我认为这也是环境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元年。环境产业数字化路在何方?元年末需要一个答案,在此给大家抛出一个靶子。

环境产业数字转型的特点和现状

环境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其数字化转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主体多,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相比之下,其他行业通常只有某一个主要服务对象,要么是企业(如机械制造),要么是公众(如电商);(2)指标多,环境污染物种类繁多,每种污染物都有其特定的排放标准,环境产业的数据量大,收集处理难度大;(3)要素复杂,环境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涉及多个要素,包括人为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此外,还涉及处理过程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同时,市场行为和政治因素也可能对环境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产生影响。在我国,原环保部门负责环保工作,现改成生态环境部负责生态环境工作,但住建部一直分管环卫,存在体制上的交叉管理问题。这进一步增加了环境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

环境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速度相对较慢。从数字经济在GDP中占比来看,2022年行业平均值是41.5%,而环境行业仅为16.5%。从数字化转型的广度和深度来看,走在前列的是制造业,智能控制已普及并深入到生产全过程,如三一重工等企业;而环境行业还处于数据检测和垃圾收运处置的可视化阶段。从行业领导者重视度来看,很多行业的主管领导、专家和头部企业一把手都在引领数字化转型,并制定了行业数字发展报告或白皮书,如家电行业的海尔集团张首席亲自做顶层概念设计。反观环境行业,只有中国环境卫生协会发布了智慧环卫发展白皮书。由此可见,环境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速度不但慢,而且慢了很多。

在数字化转型这方面,环保较环卫而言相对滞后。环保的转型主要是将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应用于水和气处理的监管。对比传统环境监测的方式,不但可以确保数据的检测准确度和增加单位时间传输量,而且能提高数据的获取和传输速度,实现数据的即时传输和处理,并可同步查看和监管一线的实际情况。环卫的转型主要侧重于垃圾分类处置的监管,尤其是垃圾分类收运的网络化和可视化,在很多城市得到了普及,部分城市和企业实现了垃圾处置的全过程监管和生产过程的优化,如垃圾焚烧和厌氧环节的智能管控。通过智能化手段赋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迈向“可感知、可量化、可评价、可监控”的智慧化管理新阶段。

环境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信息孤岛普遍存在,且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部分企业的自动化设施还不健全,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到位,部分集团企业内部网络还没打通;有的城市内环卫网络设施存在区域间未打通的情况,城市管理的“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两网未融合,城市云脑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距离国家要求“横向连接到边、纵向打通国家、省、市三级网络”,实现“一网统管”,都有一定的差距。这背后的隐含问题是: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走到了理论研究的前面,认知不到位和标准不统一是影响数字化进程的两个重要因素。

环境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力

环境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源动力,来自企业的降本增效。政府监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实现节能减排,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在一个网络平台上满足三方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张网”(国务院印发环境保护文件中的“一张网络”和城市管理文件中的“一网统管”)不仅要满足政府监管的需要,还要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方便公众使用并接受公众监督。特别是要让企业由被动接受监管,变成主动上平台,在接受监管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

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和有关政策文件与最高领导讲话,为环境产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早在2016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印发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总体架构为一个机制(工作),两个保障(体制和技术),三个平台(生态环境大数据云平台、管理平台和应用平台)。2020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健全环境治理监管体系,形成生态环境数据一本台账、一张网络、一个窗口。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除国家政策方面的战略支持和引领,行业协会、商会、研究机构、高校、咨询公司等社会组织,也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中国环境卫生协会于2015年成立智慧环卫专业委员会,持续开展促进环卫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每年召开中国智慧环卫高峰论坛(疫情期间暂停3年),发布出版《中国智慧环卫发展白皮书(2020)》和《中国环卫行业数字化发展报告(2021)》等重要成果;清华大学环境物联与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和绿巢环境,从2015年每年主持召开环境数字化大会(疫情期间暂停2年),2019年开始每年发布《中国生态环境数字化研究报告暨中国生态环境大数据白皮书》(简称《环境大数据报告》),为促进我国环境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做出了重大贡献。

可喜的是北大、清华、人大和同济等排在前十并设有环境专业的高校,都开展了“环境+互联网”方向的研究,且取得了领先的成果,如清华大学环境GPT应用实验室的大模型实践与探索工作走在了世界前列。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几千家企业和几百个研究机构的庞大队伍(详见《环境大数据报告》),加入了环境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行列,这必将成为我国环境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践行者和引领者;有传统环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如青岛天人环境成功转型进入2023中国工业互联网500强;有传统信息企业的跨行拓展加盟,如阿里拓展垃圾焚烧和华为进军智慧城市等。

此外,以北控水务、首创环保、长江环保、国祯环保等为代表的企业集团,都在各自的主要业务上做了很多投入和付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天人环境、昊沧系统控制、联运环境、伏泰信息科技等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在各个细分领域持续深耕,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中流砥柱;以威派格智慧水务、酷哇科技、国真智慧、埃睿迪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跨界经营,有望成为环境行业的后起之秀;还有北京智博睿投资编制了《物联网+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0年),为生态环境物联网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提供了新思路。网络化和平台化工作需要合力,数字化转型需要跨界团队智慧,通过“这张网”连接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欢迎更多行业精英和有识之士加入,凝聚一切力量,共同推动环保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怎么理解支撑数字化转型的“这张网”

大家对数字化转型的关注点各有侧重,取决于关注者的出发点和目的。共同关注的是数字转型的方法步骤和未来趋势,给出的意见和构想也受到关注者的个人经历和背景的影响。国内外有关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已经达成共识——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包括产品开发、组织建设等整个过程敏捷化。只有亲身参与了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工作,才有可能体悟到并把握住数字化转型是什么和怎么做。

当然,有关理论和方法研究是必要的,但这方面的成果较少,也不完整、不成熟,需要对产业数字化转型理论方法做深入研究,对环境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做统筹规划,包括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技术产品、数据标准和运维办法等。尤其是行业平台,国家政策明确了实现“一网统管”(或“一张网络”),如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2020年)和《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2022年)以及生态环境部和住建部印发的有关文件中,都没有明确谁来建管这张网,包括建设与运维模式、主体与合作方式、资金来源与回收方法等。

就谁来建这张网来说,政府没有明确指定,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1)政策不允许,需要公开招投标;(2)没有成功的经验,不具备明确的条件。现在,其他行业有了成功建设应用网络平台的经验,为什么政府仍不组织招投标或公开竞选出来?我认为原因可能是:(1)成功的是政府鼓励支持行业头部企业建的,如双跨平台;(2)环境行业具有公共属性,要满足政府监管需求,网络平台的建设运维应由政府来主导;(3)环境产业网络平台服务的企业,其生产过程包括复杂的化学和生物反应,建设运维难度大,尚没有成功的经验和模式。

但是,国家政策计划实现“一网统管”是有期限的,如2025年建成100个无废城市,基本实现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国家、省、市三级打通和横向到边的“一网统管”。这样看来,这张网早该建成,至少该有雏形,或明确实现“一网统管”的办法。而现状是,这些都没有明确,分析原因可能是:(1)都不知道这张网怎么建或实现,只好再等等;(2)领导没有意识到,也没有已意识到者给领导献言建策。

无论出于哪种原因,都驱使我提出了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考虑到政府向第三方购买服务的政策,网络平台建设运维主体一定是企业。是什么性质规模的企业,是头部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是做环境业务的企业,还是做互联网、互联网+环境、环境+互联网的企业。之前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产业互联网行业平台的建设需要行业精英们共同完成,要熟知行业know-how且不能与平台主要用户有同行之间业务竞争关系。这样看来,可能性比较大的是“环境+互联网”的头部企业为主(可能性比较大的是民营中小企业),联合各细分行业的“环境+互联网”和“互联网+环境”的企业,组成事业共同体,分工合作,一起完成环境行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运维。

环境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创新

就平台建设运维的主体来说,一般认为头部企业规模大、实力强,有利于平台的建设运维。我国双跨平台建设运营的实践证明,头部企业作为主体存在明显的缺陷,最突出的是同行害怕关键数据和商业机密泄密而不敢用平台,竞争对手更甚。相比而言,小企业规模小,竞争对手少,转型也快,特别是外来的独角兽,也许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当然,小企业也有其弊端,主要是经济力量和行业资源不足,可以通过融资等方法解决。

除了上文分析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做行业平台建设主体外,还需要企业家有行业情怀、开放的胸怀和利他的精神或心态以及一线的经验。平台建设过程漫长、投资大、难度大和风险大。没有情怀是很难坚持的,没有利他精神是难投入并开放分享的,包括资金、时间、精力和身体健康等全方位的投入,以及跨界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没有一线经验是难做成功的,即使做成也不好用或不能用。这些,都是被先行者证明过的。

就平台建设运维的模式来说,是一家企业自己建,还是与各细分行业的“环境+互联网”企业合作建?因为没有一家企业能全面掌握各细分行业的know-how,所以需采取共建的模式,从平台建设的合作分工,到运维过程的持续迭代,贯穿全过程。因为涉及主体比较多,而且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共建关系的梳理和动态调控就变得十分重要。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组织指导,在选择企业的过程中,先明确领头企业和各企业之间的关系。

就平台建设运维的过程来说,是把网络平台提前建好供大家用,还是边建边用。平台建设是个敏捷开发过程,提前建好是传统思维,现实很难行得通。需要政府统一规划,鼓励企业做行业平台建设运维主体,按照满足“一网统管”需要设计行业平台架构,制定行业标准,建设并开放平台底座,鼓励各细分平台和应用软件连接行业平台,并为应用者提供服务和支撑,制定实现共赢的合作机制。在市场中逐渐形成“一网统管”,到这里就理解了政府没有明确这张网怎么建的原因了。

就领导的认知来说,作为领导都有比较强的认知能力。近期,因主编《中国环卫行业数字化发展报告》的需要,我们对行业内企业家和大咖进行了采访调查,大家都是时代的弄潮儿,对数字化转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体现了企业家们的高瞻远瞩。我也从每一位身上都学到了很多,借此机会深表感谢!在给我信心和鼓励的同时,也有些许顾虑,在沟通中,我发现极少企业家能亲自带头做,没有成功经验可学习借鉴的话,大家的想法和决策不一定可行。

就我个人的看法来说,没有领导是全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还没有碰到哪位领导关于数字化转型的观点和做法是完全可行的。包括我自己在内,虽然学习了很多,并阅读了几乎所有这方面权威的正式出版物,并亲自做了十年多,得到更多的是踩坑和失败的教训,对如何做数字化转型,刚刚有了点感悟,并有勇气从说出来到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同时也接受大家的批评指正。若领导的决策有误,失去的不仅是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突破,而是一次发展的机会,甚至会在大洗牌过程中逐渐出局。

数字化环境设施建设和运维模式创新

如何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和发挥城市云脑的功能,减少重复投资,尽快打通产业链实现产业间的融合,需要与国家大数据体系一体化建设吻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设施,即在现有网络设施的基础上,按照“一网统管”的要求,做升级改造。

谁来做升级改造,看似简单,落实起来会碰到很多新问题。尤其是各级领导认知的共识,主要有三种方案或观点:(1)原网络系统可以胜任,或让原服务商简单改造即可胜任;(2)原网络系统不能胜任,需要推倒重建,完全按照“一网统管”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建设;(3)在原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做升级改造,重新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后两种方案理论上是可行的,都需要重新选择服务商,考虑实际情况应选择第三种。

重新选择什么样的服务商?需先盘点清晰现行服务商,可分三大类:(1)做政务管理的传统网络公司;(2)做部分生产过程监管与运营服务的专业化网络公司(即环境+互联网,或互联网+环境);(3)几大环境集团公司自己组建的信息化或智慧环保团队,服务自己公司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

现在的问题是:这三类服务商对应的三种模式都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主要原因是“一网统管”的内容和功能,不是现有一家公司能胜任的。尤其是运维过程需要持续开发迭代,传统甲乙方一次交付+售后服务的模式是无法支撑的,需在政府统一领导下,采取委托第三方购买服务的方式,从建设或升级改造方案设计开始,组织原传统网络公司与各细分行业或模块专业网络公司紧密合作,成立合资或合伙团队,组织和明确相应的运维管理机制,尤其是理清政府与企业及企业间的责权利关系。

这是一种全新的建设运维模式,在现实需求快于理论研究的情况下,按照一般经验和做法,需要大胆尝试,先做试点,成功后推广。过程中及时总结,并提炼出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实践。这需要政府制定试点和推广计划,进行支撑新应用场景的法规和制度保障创新研究,并出台有关鼓励政策。特别是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的创新,涉及不同的政府部门和多个参与运维的主体,还需要满足过程敏捷动态管理的需要,包括运维主体的优胜劣汰和持续迭代。

因此,环境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难度大、速度慢,并导致信息孤岛普遍存在。不但企业内部网络没完全打通,而且城市内环卫网络设施区域间也未完全打通,城市管理的“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两网未融合,城市云脑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距离国家要求“横向连接到边、纵向打通国家省市三级网络”,实现“一网统管”,都有一定的差距。这背后隐含的问题是领导认知不到位和标准不统一,因为没有领导是全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印象比较深的是调研和考察学习过程中,极少遇见对“一网统管”内涵和建设应用方案的理解是完全一致的,也没有碰到数字化转型的观点和做法是完全可行的。可以说环卫数字化现状不乐观,主要障碍是决策人认知的局限和监管职能的分散。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借鉴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的变革。也就是说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成功,理论上主要看企业的文化是否发生变革。实践中用数字化转型的降本增效结果来证明(平均增效20%左右),过程中要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以及意识、组织、流程、方法、模式等的转变,主要表现有:

1)从“部分作业活动机器代替人”到“生产全过程人机协同”;(2)从“物理世界的事后记录分析”到“数字世界的实时感知模拟推演”;(3)从“管理系统”到“作业平台”;(4)从“产品功能优先”到“消费者体验优先”;(5)从“运营+维保”到“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运维”;(6)企业数据实现从“少量个体”到“全方位覆盖”;(7)从“企业之间的产品竞争”到“产业链之间的生态竞争”;(8)从“相对稳定”到“持续迭代”;(9)从“强管控”到“自律、自驱”。

特别是华为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组建业务设计与IT开发一体化团队,打破自身边界、聚合外部资源,以项目方式推进变革突破转型束缚,以产品化方式来规划、建设和运营数字化应用,用三个维度评估数字化转型变革效果:(1)能力构建(交付文件);(2)价值实现(业务价值);(3)使用者视角(用户体验)。

环境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其数字化转型的难度大,考虑到环境产业具有公共属性,其转型需要政府来指导推动,除了制定相关法规制度外,还需出台有关鼓励政策。同时发挥各行业协会和组织的作用,共同编制有关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与其他行业相比,环境行业主管部门的行动也相对滞后,相信有其深层原因,因不了解,故无能评说。可以做的是借鉴成功者的经验,做好我们力所能及的。除了各自分内的工作,还需要站在行业和平台的角度思考,数字化转型需要我们重构一个数字孪生的虚拟世界,并通过网络平台与现实世界互动,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分工合作才能完成。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最需要解决的是提升决策人的认知。由于传统资源和规则的掌控者本能不愿放弃,领导的自我革命变成了转型的关键。说服领导比较难,请领导亲自参与转型过程,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其次需要解决的是突破产权、规则和信用三个边界,这是实现相互连接和进行交易的前提。

实现数字化转型后,每个环境企业和每个环境人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个体或个人,都有其生态位,相互连接,协同共进。数字化转型的初级阶段完成了从01,接下来的迭代完善将完成从1N的持续发展,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需要我们团结协作,互联、互通和互动,在共生中发展。我代表天人环境和国真智慧,愿与大家分享、合作、共创未来。


 
(文/小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xnyhyw.cn/news/202401/03/xnyhyw_89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3329772988@163.com。
 

湖北碧元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2021020885号-1

技术支持:企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