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概念股开盘持续走强,新动力涨幅达20%,密封科技、康普顿等多只个股涨停,国林科技、惠同新材等股票也均有较大涨幅。
消息面上,2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指导意见》指出,要前瞻布局绿色低碳领域未来产业。聚焦“双碳”目标下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需求,谋划布局氢能、储能、生物制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未来能源和未来制造产业发展。此外,近日多地接连发布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对此,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氢能再次受到市场关注,主要系前期政策,技术,产业累计叠加的结果,在政策、市场、技术多重催化下,2024年氢能产业发展有望迎来突破。
多地加速布局氢能产业
近日,氢能产业多项支持政策的发布,引起了市场关注。
2月29日,据《青岛日报》等媒体报道,为积极推进“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鼓励氢能车辆开展跨区运营,按照山东省有关要求,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和省科技厅近日下发《关于对氢能车辆暂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的通知》,对氢能车辆暂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
通知称,自2024年3月1日起,对本省高速公路安装ETC套装设备的氢能车辆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试行2年,到期后再根据执行情况适时调整。但截至发稿,记者在山东省政府网站未查询到相关文件发布。
此外,2月28日,佛山南海区发布《佛山市南海区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实施方案(2024—2030年)》,表示将全力以赴打造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千亿产业集群,至2030年,将南海区氢能和氨氢融合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成总产值超1000亿元、规上企业超100家的千亿产业集群。
对此,辰韬资本执行总经理张子衡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除上述两地,近日,内蒙古正式放开非化工园区制氢限制,也值得市场关注。
国泰君安研报显示,非化工园区新建制氢加氢一体站利用低谷电价制氢将大幅降低用氢成本,若以0.25元度电成本计算,制氢成本达到15元/kg,基本接近灰氢成本上限。
此外,万创投行董事总经理苏婉怡表示,近日交通运输部批复下发《关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举措之一就是对氢燃料电池研发与氢能交通运营平台赋予高度重视,也体现了整体加速推动氢能产业链蓬勃发展之势。
氢能作为可再生能源重要的消纳场景,且是最清洁的能源,目前正受到各地的青睐。据统计,2024年已有22个省市政府报告计划中出现了发展氢能的规划,市场预计后续将会有更多的地区出台对于氢能产业发展的优惠支持政策。
屈放认为,预计未来制氢、运氢政策进一步放宽,同时在多重利好的推动下,2024年氢能产业将多方面取得突破,例如在氢能运输管网建设方面,预计2024年纯氢管网和天然气氢能混合管网建设将达6000公里,具备续航里程长,碳排放低,经济性强等优势的氢卡也将加速发展。
绿氢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在政策、技术、成本的催化下,国内氢能产业发展正如火如荼。不过作为产业投资人,张子衡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氢能产业发展应持谨慎乐观态度。
在他看来,伴随着可再生能源电价的快速下降、制氢产业规模化效应渐起,绿氢成本正在不断下探,但相比于传统化石能源的制氢成本,绿氢目前仍不具备经济性。
据了解,绿氢主要因氢气成本较高限制了应用,其成本结构中制氢端约30元,储运端约10元。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制取绿氢的核心是电解槽,电解槽成本直接关系到绿氢成本。
伴随着储能及光伏的成本下降,氢光储一体化商业化路径更加清晰,同时2024年预计电解槽产能达到3GW,屈放认为,氢能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从具体技术路线来看,苏婉怡表示,相较于PEM电解制氢,碱性电解水制氢更具成本优势,技术应用已得到市场验证,且目前具备商业化应用价值,预计2024年碱性电解水制氢将快速发展。
“未来随着电解槽效率的提升以及氢电耦合的不断优化,电解槽的用电成本将不断降低。”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绿氢成本可以回到20元/kg左右。
不过,在张子衡看来,目前整个氢能产业链各环节技术路线复杂多元,各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还在不断探索中,产业发展仍需时间,尤其在储运环节仍需持续突破,但不排除,在政策市场、资本的推动下,氢能产业有望超预期发展。
苏婉怡也表示,因资本市场遇冷、氢能产业化落地与成本高等原因,目前资金量流入氢能产业链还较少,但实际上氢能产业链上游核心原材料国产化、技术应用已经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产业持续发展还需更多资本助力。